假期出行想找一个人少好玩的地方,距离成都不是很远的地方就有一个这样的好去处——水磨古镇,它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,距成都76公里,早在商代就享有“长寿之乡”的美誉,时称老人村,后更名为水磨至今。2008年的“512”大地震给汶川带来了巨大灾难,地震后,水磨古镇重建的 “禅寿老街、寿西湖、羌城”三大区,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。
来到水磨古镇你可以游赏禅寿老街和羌城,深入农家,感受衔凤岩幸福美丽家园的乡村魅力;可登山穿林,朝觐都江堰青城后山第十八景——黄龙庙宇;可亲近自然,深入3000余亩生态茶园领略翠色茗香;还可游憩于“中国最美的羌城”,领略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,感受浪漫温馨的时尚休闲。
川西民居风格、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,平面呈“U”形分列布局,两侧分布的春风阁、大夫第、万年台、字库塔、白塔等建筑,是典型的羌、藏、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。
万年台
万年台始建于明万历25年(公元1588年),毁于90年代末。“5 12”汶川特大地震后,经考古调查后依原样进行修复。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,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及川西民居建筑结构的简洁、朴实、庄重等特点,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宝贵的实物资料。
又名“惜字宫”、“敬字亭”、“圣迹亭”、“文风塔”、“焚字炉”等,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。字库塔始自唐宋,兴于明清,是我国古代“惜字如金”、“敬天惜字”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产物。该字库始建于清代,90年代初期毁坏,5.12地震后,经考古调查后依原样进行修复。字库广场照壁斗书“大爱无疆”四字,寄托了灾区人民对佛山同胞鼎力相助、携手共建的感激之情。
水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活用具,最早记载于晋代,汉代以后蓬勃发展,三国时期多功能水磨机具已经诞生成型。宋代叶适《财总论二》:“坊场,河渡免引,茶场,水磨之额,止以给吏禄而已”.该水磨为明晚期建造,距今有400余年历史。它是水磨古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缩影,也是古岷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历史见证。
藏语音译为“曲登嘎布”,亦称“吉祥白塔”.塔身外形如藻瓶,粗细相间,方圆搭配,造型优美。水磨白塔是古印度教及藏传教东渐的实物佐证,亦是历史上汉、藏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物证,表达了各民族人民对和平、幸福的虔诚祈愿。
碉楼,它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,高10米左右,蕴含了羌族千年的历史与建筑文化。千百年以来,羌族先民为了避免战乱,世代迁徙,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。